檐溝和天溝是屋面的重要部位,其作用是匯集屋面雨水向水落口集中,通過水落管將雨水排到地面的排水系統(tǒng),是屋面排水系統(tǒng)的主要組成部分,檐溝和天溝深度不足是造成排水不暢、強降雨時屋面積水主要原因,設計時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一、檐溝天溝深度不足的危害
檐溝天溝深度不足的問題之一是過水斷面減小,在相同流速時排水量小,不能滿足暴雨時的排水要求;其次溝深不足造成檐溝天溝的蓄水能力弱,不能起到暴雨時的蓄水緩沖作用。上述兩個問題會造成雨量較大時雨水漫延至屋面,造成屋面積水,如屋面防水工程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卷材防水層的接縫密封有一定的瑕疵、防水層收頭高度較低、排汽管較短等,這些缺陷就會成為屋面滲漏的原因。
二、檐溝天溝深度不足的主要原因
2.1 技術因素
在建筑工程的屋面設計中,為了設計和施工的便利,很多項目都是把檐溝和天溝的結構板和屋面結構板設計在同一標高位置,這使屋面排水設計先天不足,檐溝和天溝只能借用屋面上的找坡層、保溫層等構造層次與結構板面的高差形成,即所謂的建筑檐溝。由于建筑檐溝的高差小,而檐溝需要一定的縱坡使雨水流向水落口,造成檐溝分水線處幾乎與屋面平齊,降雨量稍大雨水即向屋面漫延。這種現(xiàn)象在南方多雨地區(qū)更加明顯,因為南方地區(qū)屋面的保溫層較薄就能滿足建筑節(jié)能設計要求,如浙江省,屋面保溫層多采用厚度40mm~60mm的聚苯乙烯泡沫板,加上找坡層在檐溝天溝端的起坡高度20mm,保溫層上的找平層厚度20mm,防水層及其上部的保護層約40mm,減去檐溝和天溝的找平層厚度約20mm,總厚度約在100mmm~120mm,這就是檐溝和天溝最低部位即水落口部位的深度,見圖1。檐溝和天溝需要找坡,找坡坡度為1%,當分水線與水落口的距離為10m時,分水線已經(jīng)與屋面齊平,這樣的檐溝天溝設計明顯是不能滿足屋面排水要求的,如圖2。
圖1 建筑檐溝水落口部位
圖2 建筑檐溝排水不暢形成積水
2.2 設計管理因素
在項目設計時,建筑檐溝天溝深度涉及到建筑師、結構工程師和給排水工程師三個專業(yè)。屋面的排水設計計算是給排水設計師完成,檐溝天溝的斷面寬度、溝底排水坡度、水落口、水落管位置是建筑師決定的,檐溝天溝的結構是由結構工程師設計的。做成建筑檐溝,建筑師覺得美觀、結構工程師設計簡單,因此大量的項目都采用這樣的形式,卻犧牲了檐溝天溝的主要功能。因此項目的設計主管應協(xié)調(diào)好三個工種的關系,切實滿足排水功能要求。
三、檐溝天溝深度的確定
3.1 排水系統(tǒng)設計計算
檐溝天溝深度的確定應以滿足屋面排水基本要求作為出發(fā)點,首先應根據(jù)降雨強度和屋面匯水面積計算確定屋面雨水設計流量,并根據(jù)雨水不及時排走產(chǎn)生溢流時的危害程度,調(diào)整雨水設計流量作為排水系統(tǒng)的設計基礎。建筑師確定檐溝天溝的初步設計參數(shù)如檐溝的寬度、深度、水落口和分水線的位置等后,根據(jù)這些參數(shù)計算溝的排水能力,并根據(jù)溝的斷面形狀、深度和長度進行適當?shù)恼{(diào)整。將調(diào)整后排水能力與雨水設計流量進行對比,確定是否能夠滿足排水要求。
3.2 排水深度基本要求
排水深度在滿足雨水設計流量排水要求的同時,還要滿足《屋面工程技術規(guī)范》GB 50345的有關規(guī)定,規(guī)范第4.2.11規(guī)定“檐溝、天溝的過水斷面,應根據(jù)屋面匯水面積的雨水流量經(jīng)計算確定。鋼筋混凝土檐溝、天溝凈寬不應小于300mm,分水線處最小深度不應小于100mm;溝內(nèi)縱向坡度不應小于1%,溝底水落差不得超過200mm;檐溝、天溝排水不得流經(jīng)變形縫和防火墻?!痹摋l文明確了檐溝天溝的深度按分水線深度來控制,分水線處的深度不應小于100mm。
3.3 檐溝天溝深度的實現(xiàn)
屋面工程設計時,應根據(jù)屋面結構層以上各構造層次的厚度、分水線處檐溝天溝的找坡厚度核算分水線處的溝深是否滿足要求,如滿足要求可以采用建筑檐溝天溝。采用建筑檐溝天溝時,對防水層的整體性要求更高,防水層設計時應給予足夠的重視。
當建筑檐溝不能滿足要求時,應將檐溝溝底結構進行降板處理,降板深度按照分水線處的溝深要求計算確定,做成俗稱的結構檐溝,見圖3。檐溝結構板底降低需要建筑師、結構工程師在設計階段就達成共識,以節(jié)點圖表達在施工圖中。
圖3 結構檐溝